关于端午节的起源,说法众多,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,也有人说,最初端午是中国人祛病防疫的节日。在这里,康惠医护学校愿大家端午安康!
中国素有“礼仪之邦”之称,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。不学礼,无以立,为了让同学们传承中华礼仪,在端午节到来之际,康惠医护学校的老师们于昨日(2020年6月23日)策划了“兴礼仪 忆先贤”的主题活动,和同学们一起过一个别样的“端午节”。
握手和作为礼仪的拥抱原本都是西方的东西,近代史上随着鸦片输入中国。在人们纷纷穿上西装革履的时候,握手也渐渐为国人所接受。西装代替了长袍,握手代替了作揖,然而并非完全的代替,而只是部分的代替。
今年两会召开期间,一改见面握手的习惯,处处吹拂有礼风,间隔一米相互行起了作揖礼。
昨日,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,一起学习了中华礼仪中的拱手礼、揖礼、肃拜礼、万福礼。
活动结束,同学们向老师行了天揖礼。
罗老师带着各位同学共同吟诵《离骚》,惜而哀之,世论其辞,以相传焉。
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。渔夫们划起船只,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。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、鸡蛋等食物,“扑通、扑通”地丢进江里,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,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。人们见后纷纷仿效。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,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,以免伤害屈大夫。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,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,外缠彩丝,发展成粽子。
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,仲夏端午阳气旺盛,万物至此皆盛,是草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一天,端午这天采的草药祛病防疫最为灵验、有效。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神奇特性,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,如佩戴中药香囊、挂艾草、午时水、浸龙舟水、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、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。
李老师在端午节来临之际,特意录制了《中药香囊》的网络课程。
中药香囊源自中医里的“衣冠疗法”,属于中医佩香治疗的一种,是将芳香药末装入特制布袋中,用于佩戴、悬挂,借药味挥发以防治疾病的方法。
从临床看,中药香囊在当今社会运用更加广泛。几乎可以涵盖人体所有系统疾病。既可以用于急症期来辅助治疗,也可用于康复期巩固治疗。李老师也在课程中推荐一些中药香囊的小药方,包含李老师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所配置的中药香囊配方,以便同学们尝试自制。
关注“康惠医护”微信公众号,点击“网络课程”,即可查看课程相关情况哦~
现代社会遗忘了很多传统文化,希望通过这样的礼仪活动,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进而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。
礼,是民族文明的标志,中华礼仪有着鲜明的东方特色。我们会将这些传统礼仪“搬进”课堂,来“唤醒”渐行渐远的传统礼仪。
在此之际,康惠医护携全体老师愿大家端午安康!